百度 进入21世纪,在以传统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汽(电)车站、地铁站、轻轨站等)为导向的TOD模式基础上,开始出现向以机场、港口、高速公路节点、高铁站等高速交通为导向的新型TOD模式(大TOD模式)。
7月31日至8月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南宁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物流与供应链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南宁召开。本届研讨会以“人工智能+物流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物流教指委主任、副主任及全体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要领导,以及来自全国近400所高校、行业企业的领导、专业负责人与骨干教师等,共计1000余位代表参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旭凤、我校党委书记张鹏、校长隆广庆、副校长龙妮娜、副校长卢远等出席大会。
张鹏致欢迎辞。他强调,南宁师范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为办学使命,紧密对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迫切需求。学校物流类专业充分发挥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为地方物流产业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他表示,学校将以承办此次盛会为契机,与全国兄弟院校及行业企业深化合作,争做“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创新的先行者,共建智慧教育生态圈。
张旭凤代表自治区教育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物流产业发展优势显著、前景广阔,亟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赋能。广西正加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智赋产业”行动,全面启动“人工智能+”三年计划,重点聚焦智能制造、智慧物流、跨境供应链等关键领域,深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她殷切期望与会专家为广西物流人才培养贡献真知灼见,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物流”教育高地。
隆广庆作了题为《AI赋能区域教育新生态——南宁师范大学的创新与实践》的主旨演讲。演讲从“洞察与变革:AI重塑人才需求与教育图景”“传承与跨越:砥砺奋进的办学历程与发展”“创新与实践:AI赋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开放与合作:迈向AI深度融合教育新生态”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学校在推进AI赋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的深入探索与阶段性成果。
会议期间举行了人工智能+物流高等教育行动计划启动仪式、第六届全国供应链大赛等系列活动,张鹏、隆广庆、龙妮娜参加启动仪式、大赛颁奖活动;卢远陪同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领导、专家考察南宁市万纬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会议期间,我校同期承办了“中国—东盟物流与供应链教育合作论坛”,倾力搭建跨国交流平台,特邀马来西亚、泰国专家及区内外高校领导、企业人士发表主题演讲,聚焦物流与供应链教育创新前沿,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新路径。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欧亚理工学院常务副院长杨绪明主持论坛,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汪德荣作题为《融数智·强科教·联六维:南宁师范大学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教务处副处长陶章在青年教师发展交流暨工作组圆桌会作了题为《扎根·共生·发展:锚定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校-师”双向赋能路径分享》的报告。
我校成功承办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南宁师范大学在物流与供应链教育领域的办学实力与特色,更借助这一物流教育领域的盛会和高端平台,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声誉与影响力。会议搭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机制,为学校物流管理及相关学科注入了强劲发展动能,有力推动了学科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实现了学校形象展示与学科内涵发展的双效合一,为打造服务区域、面向东盟的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会现场

教育厅副厅长张旭凤致辞

学校党委书记张鹏致辞

学校校长隆广庆作《AI赋能区域教育新生态--南宁师范大学的创新与实践》专题演讲

学校党委书记张鹏、校长隆广庆参加人工智能+物流高等教育行动计划启动仪式


校长隆广庆、副校长龙妮娜为第六届全国供应链大赛供应链实战赛项决赛获奖选手颁奖

副校长卢远陪同高校专家考察南宁市万纬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我校承办“中国—东盟物流与供应链教育合作”分论坛